精油不適合口服,但是可以用精油入菜!

精油到底可不可以吃?一直以來困惑著許多精油使用者。大家都知道精油本不屬於食品,精油的功效也不是來自於口服,但因近來某些鼓吹配水服用。引起精油愛好者的譁然,再次挑戰了精油用法,而回歸精油本質,精油真的可以吃嗎?吃了又有哪些影響呢?聽聽李淳廉博士怎麼說。

因法規限制,涉及療效部分精簡,可洽LINE客服諮詢。

精油到底可不可以吃?一直以來困惑著許多精油使用者。大家都知道精油本不屬於食品,精油的功效也不是來自於口服,但因近來某些鼓吹配水服用。引起精油愛好者的譁然,再次挑戰了精油用法,而回歸精油本質,精油真的可以吃嗎?吃了又有哪些影響呢?聽聽李淳廉博士怎麼說。

關於精油的食用問題

會員Andrea問:

李淳廉博士您好!我是一次無意中逛到這個網站,看了各位大大所分享的精油使用秘方,而開始對精油開始產生興趣~曾看過精油不建議食用的說法:

精油裡的某些成份毒性頗強,尤其對老年人、幼童、孕婦危害更大。整體而言,精油在內服時較易發揮毒性,因此我強烈反對口服精油。某些精油甚至在外用時(或吸入),也可能會有危險性,凡有必要,我都會往本書提出明確的警告。

然而在許多時候,由於精油成份約互相制衡作用,或由於芳療中多種精油形成的制衡狀態,或甚至因為某種基礎油有安撫作用,使用精油便無安全之虞。

唯有具潛在危險的精油用量過多時,才會造成危險,因此必須遵守精油的建議用量。須謹記,一小滴的精油代表25至35公克的這種植物。拿捏分寸是行事的關鍵。國際芳香協會(lnternational Fragrance Association.,IFRA)曾公佈一系列的精油,要求化妝品與家用產品等香料相關工業需限制其用量。

精油真的可以吃嗎?吃了又有哪些影響呢?請老師幫忙解答。

精油為什麼不適合吃?

李淳廉博士答覆:

精油本身是一種揮發性的有機化合物,雖然具有很好的嗅覺刺激,甚至可以直接影響到我們的腦神經系統,或是透過按摩進入血液循環中,精油對身體有很好的激勵作用,刺激著交感神經,也可以使基礎代謝增加,但精油的存在跟提取從來就不是被當作食品的範疇。

精油對皮膚來說具有高滲透性,可以輕易的滲透過角質,對於黏膜更是直接的吸收與刺激,要讓精油進入血液循環,稀釋後皮膚按摩塗抹即可,並不需要透過口服進入消化系統。透過口服,經過食道及胃黏膜,除了知道會有一定的刺激性外,其餘功效與毒性目前尚未可知,建議讀者審慎為之。

如果你有認真理解上述答問,就可以輕易判別了,不是能放到嘴中的都是好的都是純的。我們常吃的飲料,茶葉,蛋糕,餅乾,如果你仔細看一下標示說明,不少食品都是含有食用香料與色素的。這些經過化學合成的食用香料,在一定比例下添加進食品中,反而是對人體無太大的影響;但是精油因為太多天然複合物了,是否都是安全或是是否都可以定量使用,還有很多未被規範的部分。

精油不建議直接滴在口中的方式服用,揮發毒性及刺激性都反而容易過量傷身,坊間有很多服用玫瑰精油的說法,那雖很噱頭十足卻是不切實際的,玫瑰花精純精油再好,直接接觸黏膜,直接吸收濃度太高超過身體代謝負荷更何況還會造成黏膜的刺激,玫瑰精油要喝的話,可以用玫瑰純露+冷開水稀釋飲用,或是買玫瑰花苞來泡玫瑰花茶,宜情養肝效果都更好。

精油還是用在擴香,聞香、燻香、按摩、泡澡、美容,效果來的好!

精油入菜的料理法

食用,僅止於某些精油與某些用法,像是精油入菜的料理法,而非把精油當藥來口服。

  • 於1CC的料理油(如橄欖油)滴入1滴,先混合後,再於煎魚前15分鐘塗抹於魚身上,目的在去腥(毋須再使用米酒及醋),之後再下鍋煎煮烤紅燒,可以讓你的魚提高新鮮度與美味度喔!
  • 於5CC的料理油(如橄欖油)滴入1滴,先混和後,再抹在食材上,可用於醃製半片魚或四隻雞腿(約半斤的量)

入菜精油推薦

  • 檸檬精油、檸檬香茅精油、史密斯尤加利精油、茴香精油、薑精油、甜橙精油、迷迭香精油、黑胡椒精油、羅勒精油、薰衣草精油、百里香精油、肉桂精油等果類、草類及香料類的精油。

 

延伸閱讀

精油到底可不可以吃?原來是這樣~

 

康茵CAREIN完善售後服務,產品若有任何疑問,皆可至LINE客服諮詢。

熱門話題
最新文章
贊助廠商

法約爾國際認證機構